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印刷」的新定義


「印刷」的新定義



新時代的「印刷」的定義


科技發達、產業生態環境丕變,對「印刷」的定義,我們亦當依照新科學觀點、新技術的立場,賦予新定義。如同周暐達(2019)所稱,馬路上已經少有馬匹奔馳,已經見到電動車、無人自動駕駛車呼嘯而過,馬路依舊稱為馬路。運用久遠的字詞,可以依照時空變化,修改內涵。「印刷」已經不是「一刷即得一印」,輥筒式印刷機出現,已經是一滾一印,當時未改名稱為「印滾」或「滾印」,仍然稱為「印刷」;近幾十年數位噴墨或碳粉的複製技術,並未改印刷為「噴印」或「印噴」。凡是圖文影音內容,經過複製工程,呈現在紙本媒體上、或者是透過雲端,下載呈現在「螢幕」媒介之上,均應可以稱為「印刷」,印在螢幕上。
本文嘗試依照Drupa Global Trends Report (Printfuture [U.K.] and Wissler & Partner [Switzerland], 2018)內四個種類的印刷「出版印刷、商業印刷、包裝印刷、功能印刷」整理印刷之新定義如下
「印刷」的新定義一、「出版印刷與商業印刷」,它是「選題、創意(發想)、發展、審理」設立專案將所規劃未來要播送傳達之「資訊、思想、知識和感情」的「文字、圖像、語音、影像等數位內容元素」,依照事先企劃的載體(裝載內容的容器:紙本或觸控螢幕等)進行「生產、送上雲端平台、由收訊者下載複製至螢幕、或者以浮空投影的方式再現;或者以『有印版』的方式大量複製、或者以『無印版』的數位噴墨或色料等等、或者以3D列印的方式大量複製」,提供複製品進行傳播、流傳、商業行銷的一系列的社會活動(行為)。二、「包裝印刷」則是「選題、創意(發想)、發展、審理」設立專案,將所規劃未來將要製作之「各式包裝」的「文字、圖像、QR-CodeIoT物件或RFID連結包裝內產品的產銷履歷、語音、影像等數位內容元素」與包裝之內襯結構,依照事先企劃的載體(紙本或塑料等)進行「生產、後加工製作;或者以『有印版』的方式大量複製、或輔佐以『無印版』的數位噴墨或色料印製標籤、包裝外盒「商品的身分證SKU(Stock Keeping Unit)」印製…等等、或者以雷射雕刻加工、防偽防拆、裱貼、軋型…等等的方式大量複製」,提供複製品進行物品包裝與保護內裝之產品、並傳播、流傳內裝產品資訊的一系列的社會活動(行為)
除了「出版印刷、商業印刷、包裝印刷」之外;「功能印刷」,例如氣味印刷、電子印刷(應用印刷技術的電子元器件和電子產品製作技術)3D印刷、數位水印防偽印刷(安全印刷)鈔券、身分證、護照、權利書狀等安全文件…等等特殊印刷類別,則建議可以依照上述定義為基礎,各自加以闡述。
印刷無所不印,可以將圖文訊息印在平面媒材、可以將圖文影音訊息印在螢幕上、可以將圖文訊息內涵,輔助以QR-CodeFRIDIoT物件等,讓收訊者透過手機或裝置(VRARMR)解碼,同時聽與看影音訊息、連結「互聯網」與發訊者互動;甚至可以將訊息影像投影印在空間(空氣)讓收訊者接收立體訊息,變化萬千。也讓印刷產品的管理者連結區塊鏈。厲害了,從事「印刷」專業者。
#印刷 #定義

資料來源:賀秋白(2020)。「印刷」的新定義。印刷科技季刊,36(1),p.32-38。2020年3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