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圖文傳播藝術學生專題研究論文寫作常見缺失分析

圖文傳播藝術學生專題研究論文寫作常見缺失分析   

賀秋白、徐明珠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行動研究法結合內容分析探討圖文傳播藝術學生專題研究論文寫作常見之缺失,將論文審查、學位考試審查等教學現場發現的寫作問題加以整理、分類和歸納,以作為未來教學改進的參考。本研究獲致如下結論:(一)常見的科學論文結構為IMRAD;論文寫作規準主要採用美國心理學會的出版品手冊(APA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格式。(二)論文應注意項目有六個層面:文章結構、文獻引用、參考文獻、圖表製作、數字與統計符號,以及其他常用格式。(三)論文寫作常見之缺失,外顯結構分為:論文體例、文獻引用、排版格式、標點符號、圖表呈現等缺失;內容描述分為:摘要、緒論、文獻探討、結果討論與解釋、內容本身等缺失;研究設計與實施則分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與統計數據等缺失。具體而言,包括論文基本格式未能合乎規定,內容引用文獻和參考文獻引註不符合格式或者未加註明而侵犯他人權益,摘要內容未達簡要並充份表達論文的重要內容,研究的背景、理念和重要性的敘述不夠簡明扼要,文獻探討未能承先啟後,採用的研究方法適切性未說明,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等。本研究結果將可作為大學在論文寫作教學改進之參考,以提升大學生和研究生論文寫作之品質。

關鍵詞:#圖文傳播藝術、#專題研究論文、#APA出版品手冊、#芝加哥格式、#杜拉賓格式、#IEEE格式、#IMRAD格式、#MLA格式、#論文格式、#酒杯模式、#雙盲審查

一 研究結論
本研究獲致如下結論:(一)常見的科學論文結構為IMRAD;國內五所大學圖文傳播藝術系所論文寫作規準主要採用美國心理學會的出版品手冊(APA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格式。(二)論文應注意項目有六個層面:文章結構、文獻引用、參考文獻、圖表製作、數字與統計符號,以及其他常用格式。(三)論文寫作常見之缺失計有外顯結構、內容描述、研究設計與實施三大層面。外顯結構分為:論文體例、文獻引用、排版格式、標點符號、圖表呈現等問題;內容描述分為:摘要、緒論、文獻探討、結果討論與解釋、內容本身問題;研究設計與實施則分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與統計數據等問題。應改進論文基本格式未能合乎規定,內容引用和參考文獻引註不符合格式,標題、段落、標點符號內文字級數、字型不符合論文寫作規範等;摘要內容沒有簡要並充份表達論文的重要內容,研究的背景、理念和重要性的敘述不夠簡明扼要,文獻探討未能承先啟後等;採用的研究方法適切性未說明,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數據的統計分析、處理和呈現未達簡明適切等缺失。

二 論文寫作建議
建議研究生或大學生養成遵照學術格式寫作的習慣、從平時的作業與報告就開始,詳讀《APA出版品手冊》的規範,按照規範撰寫平時的作業與各式報告,培養這種撰寫風格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以下就外顯結構、內容描述、研究設計與實施三點建議:

(一)外顯結構
針對稿件內容的體例進行規範性審視,像是國家、機構名、專有名詞,應有統一名稱,盡量不用縮寫;內文所指稱的名詞或譯名,用語需一致,盡量採用政府公告的統一用語,以避免產生疑義;圖號與圖名(圖標題)、表號與表名(表標題)置放位置,居中、置右,或居於表上、圖下等,皆應遵守體例。另外,參考文獻排序方式、作者名、刊物名稱寫法等,亦均應符合APA規範,或者投稿期刊之出版單位的規範。

(二)內容描述
內容描述應重視邏輯性、次序性,內容的論述是層層遞進、逐步歸納,對於複雜問題抽絲剝繭,而非治絲益棼。結論應該由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結果經過研究方法檢證,而研究方法檢證的項目,係由文獻探討所建構之研究問題而來。並經量化統計驗證之程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剪裁蕪雜、凸出重點,或重新解構、挪動段落,或增刪編修、調整順序,務使其結構順暢、層次井然。除此之外,應改進包括誤植、顛倒、遺漏、前後不一、自相矛盾等,或是詞語、同音異字、文法、詞性等對錯;並注意是否符合最新趨勢發展。

(三)研究設計與實施
研究設計與實施,應完整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實施、統計方法等,主要在闡明研究變項與變項之關係,並將這些變項定義清楚說明,再將研究者想探討的問題,建立研究假設。為了檢定研究假設,宜說明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適切性、用何種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清楚說明研究實施的過程,逐一交代獲得資料的步驟,運用的研究方法、如何抽樣或取樣、如何檢驗工具的信效度等、樣本數、回收率等。再用符合變項特性的統計方法,獲得資料統計的結果。

資料來源:
賀秋白、徐明珠(2017)。圖文傳播藝術學生專題研究論文寫作常見缺失分析。。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年報2017,p.445-464。


數位出版專業導向大學生能力自我評量之研究

數位出版專業導向大學生能力自我評量之研究         

徐明珠

本研究旨在瞭解以發展數位出版專業為導向之圖文傳播相關系所學生對於編輯能力的自我評量,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是否會影響大學生對於數位出版編輯能力的自我評量。研究方法,包括文件資料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專家會議等,並以獨立樣本 t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進行統計,以獲得不同性別、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之大學圖文傳播相關系所學生在不同層面的數位出版編輯能力自我評量上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發現:(一)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均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二)高中職背景於行銷、管理層面能力有顯著差異,但在基本層面、內容層面無顯著差異;就讀層級方面,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有顯著差異,但在管理層面並無顯著差異。(三)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之主要效果和交互作用於基本、內容、行銷、管理層面均達到顯著水準,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驗,在控制高中職背景下,來自於高中的大三學生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自評能力高於大一、大四及研究生,來自於高職的大一、大二學生於基本、內容、行銷、管理四個層面顯著高於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在控制就讀層級下,大二學生於基本層面、內容層面高職背景顯著高於高中背景,大三學生於四個層面上高中背景均顯著高於高職,大四及研究生於基本層面上高中背景顯著高於高職。本研究所獲致結果,將可作為數位出版編輯教學改進之參考。

關鍵詞:#數位出版、#學生自我評量、#編輯職能、#基本、#內容、#行銷、#管理

一 研究結論
(一)整體之數位出版編輯能力在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上具有顯著差異
不同性別中以男學生自我評量較高,但無顯著性差異;不同高中職背景中,以高中生自我評量較高,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就讀層級中,以大二、大三自我評量較高,具有顯著性差異。

(二)不同層面數位出版編輯能力在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上具有顯著差異
高中職背景在基本、內容、行銷、管理等能力具有顯著性差異,事後比較發現高中背景在行銷與管理層面上顯著性高於高職。就讀層級方面,在基本、內容、行銷層面具有顯著性,事後比較發現基本、內容層面大二、大三均顯著高於大四及研究生,行銷方面,大二顯著高於大四及研究生。

(三)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交互影響不同層面數位出版編輯能力
在控制高中職背景下,不同就讀層級分別有不同顯著差異,來自於高中的大三學生於數位出版編輯能力自我評量在基本、內容、行銷層面上顯著高於大一、大四和研究生;來自於高職的大一、大二學生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顯著高於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大一、大二學生於管理層面顯著高於大三,顯示,高中背景的大三學生能力最高,高職背景的則是大一、大二學生自我評量能力較高。

在控制就讀層級下,不同高中職背景於基本、內容、行銷、管理層面能力有不同顯著差異,高層級的高中背景學生於基本、內容層面能力較高,低層級的高職背景學生於基本、內容層面自我評量能力較高。大三高中背景學生於行銷、管理層面能力較高,其他就讀層級則不顯著。

(四)結論
綜合以上結論:(一)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均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二)高中職背景於行銷、管理層面能力有顯著差異,但在基本層面、內容層面無顯著差異;就讀層級方面,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方面有顯著差異,但在管理層面並無顯著差異。(三) 在控制高中職背景下,不同就讀層級分別有不同顯著差異,高中背景的大三學生於數位出版編輯自我評量在基本、內容、行銷層面上顯著高於大一、大四和研究生;高職背景的大一、大二學生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顯著高於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大一、大二學生於管理層面顯著高於大三。在控制就讀層級下,大三、大四具高中背景學生於基本、內容層面能力顯著高於高職,大二具高職背景學生於基本、內容層面能力顯著高於高中。大三具高中背景學生於行銷、管理層面能力顯著高於高職。

二 建議
(一)就研究結果建議
針對不同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瞭解圖文傳播相關的原因,針對高職生、且層級較高的,例如大三、大四及研究生提升對行銷、管理層面能力;針對高中生、且層級較低的瞭解其在基本、內容層面能力不如高職背景的原因,並深入瞭解大四及研究生能力不佳的原因。於此同時,仍應持續關注高中背景的大三學生於基本、內容、行銷層面能力、高職背景的大二學生於基本、行銷能力較高層面的一群,以使渠等能持續保有較高的能力。是以未來如何在針對不同層級進行課程區隔規劃,並強化大四及研究生的教學,且針對高中職背景之不同,分別加強大一、大二,大三及對所有大四及研究生的教學,使其增加自我評價,建立對能力的自信。

(二)就未來研究建議
宜針對不同高中職背景、就讀層級進行求學期間自我學習評量的追蹤,以瞭解其在不同年度、就讀層級或學制自我評量的狀況,並能針對不同層面數位出版編輯能力進行量測與評估,以更深入分析不同層面能力的情形、變化,以作為課程設計或改進教學的參考。


資料來源:
徐明珠(2017)。數位出版專業導向大學生能力自我評量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年報2017,p.47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