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數位出版與出版人

數位出版與出版人


印刷術對「紙本出版史」,或者整個人類的「出版史」上看,它是一個段落或時期的複製手法或手段。隨著科技進步,活字版印刷術先取代了手抄本,隨後又被平版印刷、照相凹版印刷取代部份,近期又被數位印製技術取代部份。紐約市立大學的Mr. Kaku教授說過:「印刷產業,將不會像許多人預測那般會崩潰,而會轉型到更新、更高的層次。」

在我們有生之年,印刷術將還會,在眼前,出現在出版品的複製上。它於後代、後世則將慢慢讓步,退出部份或大部份的出版品複製之舞台。紙本出版品,過去五百年間較大的變化是由木刻變成活字,再由活字版進步到石版平印、彩色印刷。我們這一代出版人的父母親,絕對不會想到他們的兒女們遇到的變化會是那麼地劇烈。以圖書出版而言,我們是站在過去五百年與未來五百年不同的轉折點之上經營。

對於未來,我們唯一能夠選擇的是搭上火車,或者是留在車站月台上,不上火車(Geoffrey Nunberg, 1997)。當然,我們是要搭上這班火車,加入數位出版,不要落後,要不就消失。所以,出版人要本著以往接受新科技的心情,迎接各式各樣的數位新科技對出版產業的影響,並設法運用其優點,改善本身的結構與運作方式,以使自己日新又新。出版人擅長的還是提供資訊,問題是,出版人能夠多快,多有效地,把分段工作流程轉換為隨時發行的模式?

網際網路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出版人,而同時又能與其他的出版人相互連結。然而,網上難求的是「權威」,尤其是在資訊的提供上,不易分辨真偽,因此,要建立權威、商譽,贏得信任,被閱聽人們視為最佳的知識提供者,是我們出版人要努力的方向。此外,網際網路上有許多未經過濾的雜音,報紙出版就該提供網際網路無法做到的各項服務,譬如,專業新聞分析和特殊項目服務。數位時代的出版人們很可能要擔負一個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就是提供一項網路所缺乏的東西:「智慧」。在如汪洋般的作品中,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事實和精闢分析的出版人,將能夠擔負起重要的功能。

此外,身處於數位經濟時代(Digital Economy),出版人還是要傾向把數位出版最做為經營份量比例較大的方向。由於網際網路無國界,它可以替全世界任何一個人提供取得資訊(出版內容)的管道。因此,上海人在資訊的取得上,就不見的比台北人居於劣勢。今天,讀者們所以會期待出版品及服務的供應出版商們有世界水準的表現,而不管自己住在那個地方,正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而華文出版市場,除了台灣、香港、新加坡、北美以外,還有一個大市場就在我們自己的後門,它就是中國大陸。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主任尼葛洛龐帝先生(Nicholas Negroponte, MIT Media Lad)預測這個新興市場,他認為大陸上網人數,將於2000年底達到1,000萬人,華文網路出版的大市場能不注意嗎??(蕭華敏,1999)。所以,出版公司若願意,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時,要編輯策略、複製策略、發行策略等,針對人們如何接收、消費、和使用資訊,有所回應,改變出版公司營運的每一個層面。出版人要把注意的焦點從替閱聽人們收集資料,改變成為收集有關閱聽人的資料,這些人是誰?在哪兒?想要什麼?何時需要?以便建立詳細的閱聽人資料庫,讓他們可以訂製出版產品。在新經濟中,重新定位,決定自己是誰,是什麼?
(按:時隔十四年,最新的大陸上網人數已經是達到中國網民人數達到6.2億,其中手機上網人數達5億。〈2013經濟和社會統計數據〉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2/140224_china_gdp.shtml)

由於網際網路不受地域限制,就等於是有新顧客和新成長,也表示出版產業有機會組成多國聯盟。網路出版之領域中,資訊的延伸能力和數量,都無可限制,並可以在遠端不發行紙本出版品只有線上產品,因為沒有紙本出版品,所以沒有印刷的費用支出,可以減低成本。

出版公司的高層經理人們必須設法動員整個公司,去面對新的改變。 引用密西根大學商學院的普哈拉教授(C. K. Prahalad)的觀念,筆者認為,出版公司內的人具有從內部來改革的知識及能力;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因為他們比高層主管更接近市場、顧客讀者、及競爭對手;給年輕人自由,去建構出版公司的未來,而非設想只有資深主管才能思考策略問題。

出版公司也許可以像各國有眼光的企業一樣,花錢投資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買下他們的研究成果,拿到專利,為自己公司優先使或賺錢。同樣,我們也可以在台灣投資究發展經費,加入工業技術研究院,或者是印刷工業技究中心等的「科技專案計畫」,獲取新的技術之專利,走在華文出版世界、甚至於全世界出版界的前端。

再過幾年,全球數位電視完成以後,數位式的資訊互相流竄,Internet與TV net聯網,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代?N世代?打開牆上的魔鏡,也可以上網際網路,以可以看電視,也可以打電話,也可以送電子郵件,當然應該更可以對著它講話,問問題:「魔鏡呀!魔鏡!最新的出版品是什麼呀!」,然後,它開口回答你的問題。出版人能不關心此發展趨勢?我們應該有空時多想一想,該怎麼樣適應新的環境,掌握時代的脈動。

資料來源:賀秋白(2000)。數位出版與出版人。2000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年報,中華印刷科技學會,p.100~109。

沒有留言: